女性生理期需注意保暖、卫生、饮食调节、情绪管理和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
生理期女性抵抗力下降,需重点做好腰腹部保暖。可穿着高腰内裤或使用暖宝宝贴敷小腹,避免淋雨、游泳或长时间接触冷水。空调房间建议披薄毯,防止子宫受寒引发痛经或经量异常。经期泡脚水温不宜超过40℃,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或棉条,经血量多时需更频繁更换。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材质,避免使用含香精的卫生用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禁止阴道灌洗或盆浴。出现瘙痒、异味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用当前卫生用品。
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适量饮用红糖姜茶可缓解宫寒痛经,但糖尿病患者需谨慎。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以防加重乳胀。经期前一周开始控制盐分可减轻水肿症状。
激素波动易引发焦虑、易怒等情绪,可通过冥想、深呼吸调节。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午休不超过30分钟。与亲友沟通或记录经期日记能有效疏导压力,严重情绪障碍需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经期第1-2天可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倒立、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第3天后逐步恢复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但竞技性运动需延至经期结束。出现严重腹痛或头晕应立即停止运动。
经期结束后建议持续3-5天温和饮食,逐步恢复运动强度。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表,监测经期长度、流量及伴随症状的变化。每年进行妇科检查,35岁以上女性建议增加激素水平检测。长期痛经或周期紊乱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日常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有助于缓解经前综合征,但营养素补充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