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性心理:妻子应该如何理解丈夫的变态性心理呢?
据介绍,目前许多医院的心理门诊都接待了一些性变态者,前来就诊和咨询的还有不少是中年女性。这说明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心理疾病诊治的必要性,同时也可以看出,目前性道德和性伦理教育的严重不足。那些已为人母的女性要特别注意:虽然儿子依恋母亲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但要借助于引导教育和社会交往,及时地将其纳入正确的轨道。很难保证成年女性的身体不会对身边的儿子构成诱惑,因此要在交谈、起居、更衣、洗浴、入厕、夫妻亲热等家庭生活的诸方面多加审视检点,避免在儿子对母亲的印象中出现性色彩。同时,我们应该放弃过去那种对性变态者简单粗暴的蔑视态度,要从心理医治、社会伦理道德教育、性知识普及等角度去关心帮助这一社会特殊群落。
性变态者不仅给人类思想观念、青少年培养教育、社会关系的稳固确立等许多方面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对家庭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性变态者欲克服这种有违伦理道德的行为,应该力求做到:一、尽量淡化恋母情结,发现其他女性的闪光点,克服因拘谨、不善表达而带来的性压抑,创造条件,充分享受正当的性欢愉,或者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爱情。二、建立理性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于工作和社交活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争取自我实现,体现自我的价值,寻找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
在目前居高不下的离婚事件中,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关注:有很多起离婚事件的起因,和做丈夫的性变态心理及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一提起性变态,人们常常把罪责归结到精神异常的男人身上。其实,国内外的许多性心理学者都指出,母亲对儿子扭曲人格与变态心理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男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恋母情结的困扰,只有成功地脱离恋母情结,男子才能顺利地成长为精神健全的人,否则,他就将出现人格障碍,形成性变态心理。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他应该逐步具备道德感和羞耻心,拥有日渐成熟的理智,能够抑制违背社会规范的欲望。绝大多数男子会在正常的家庭和社会氛围里自然地完成这段非常历程。可是在某些家庭中,由于环境不良和教育失当,孩子就可能无法克服“断奶期精神依恋症”,不能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再加上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动,将导致孩子产生畸形心理和异常社会行为,甚至有可能步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现代婚姻的不稳定及母亲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在出现感情真空并有过多的感官刺激的条件下,就有可能产生男子性变态现象。
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母亲。母亲是男孩子出世后第一个接触最多的异性,母亲对男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得体,决定着男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男子汉。如果母亲在家庭中扮演主导角色,父亲变得从属被动,缺少发言权,孩子受父亲的影响少,那么,母亲的强者角色将诱使孩子从小就崇拜、爱慕母亲,若再遇到父母因性生活不检点而被孩子发觉,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性心理发育和性道德观念的正确树立。
一些母亲在离异、寡居、丈夫有外遇、夫妻感情不和的情形下,将儿子作为抒发情感的“替代品”,她对儿子的母爱是超乎寻常的,只想着给孩子情感的补偿,只在日常注意孩子的生活和学业,却忽视了一个处于成长期的男孩子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母子间似乎也缺乏那种异性间应该有的界限:因住房紧张而使母子长期同居一室;母亲在家里的穿着过于随意;母子俩经常相拥在沙发上看电视;母亲在劳累后经常让儿子帮助进行放松式按摩;有时还对儿子的一些越界行为采取纵容和接纳的态度,这都对男孩子的精神发育起到了不良作用。由此可见,性变态者往往生活于不正常或不幸福的家庭环境之中,许多性变态者都有着共同的家庭生活历史。家庭经济及教育状况也与性变态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有专家指出,在性变态者的内心世界中,往往充满了自我想像和自我崇拜,他们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观,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根本不属于性变态。他们一般不属于犯罪型人格,只是由于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才使他们陷入性变态的泥潭。性变态者大多性格孤僻,怯懦胆小,不善言辞,心情抑郁,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这些性格使得性变态者成年后,在心理上永远长不大,不能把性爱顺利地过渡到非亲属的异性身上去,而是处于对母亲的性遐想中,他们只能在心中独享母亲的爱,对其他女性有着严重的抵触情绪,从而有碍于恋爱、结婚和组织正常的家庭生活。有的虽然结了婚,也对自己的爱情生活不满意,总拿自己的媳妇与自己的母亲做比较,认为媳妇不如母亲风情万种,因而,也就不能正常行使丈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以上是对变态性心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还有其它更多问题,那么您可以点击飞华两性健康频道:http://sex.fh21.com.cn/xl/
关键词: 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