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水下运动、腹部挤压运动和倒立类运动。这些运动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引发痛经或增加感染风险。
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时,长跑、足球等剧烈运动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经血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此时子宫处于敏感状态,过度运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加重下腹坠胀感。建议改为快走、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
HIIT、搏击操等高强度间歇训练会使核心体温显著升高,可能扰乱激素水平,诱发头痛、乏力等不适。这类运动对腹肌的强烈收缩可能压迫子宫,加重痛经症状。经期第1-3天尤其需避免。
游泳、潜水等水下运动可能因水温刺激引发血管痉挛,导致经血回流。公共水域还存在细菌感染风险,经期宫颈口微开更易发生逆行感染。若必须进行,建议使用卫生棉条并严格控制时间。
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需要腹部持续发力的运动,会直接增加腹腔压力,可能造成经血逆流至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这类运动还容易引发恶心、头晕等体位性不适。
瑜伽倒立、普拉提滚轮等倒置体位会使盆腔处于高位,违背经血自然排出方向,可能引起经血滞留或回流。子宫位置改变还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头晕、心悸等自主神经反应。
经期运动建议选择舒缓的伸展运动或低强度有氧,如经期瑜伽、散步等,每次不超过45分钟。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避免生冷刺激饮食。运动前后做好保暖,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并及时更换。若出现严重痛经、异常出血或头晕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经期第4天后可逐步恢复常规运动强度,但仍需避免腹部加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