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孕不育症可能由精子生成障碍、输精管阻塞、性功能障碍、激素水平异常和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睾丸生精功能异常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生成;隐睾症患者睾丸未降入阴囊,长期高温环境造成生精上皮损伤;腮腺炎性睾丸炎可能破坏生精小管结构。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也会导致无精症。这类患者精液分析常显示少精、弱精或无精。
生殖道梗阻占不育病例的10-15%。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常见于囊性纤维化基因携带者,后天性梗阻多由附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引起。输精管结扎术后再通失败也会造成机械性阻塞。这类患者睾丸生精功能正常,但精液中无精子,需通过手术取精或辅助生殖技术解决。
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异常直接影响精子输送。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可能损伤阴茎血管神经;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会抑制性欲;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逆行射精。这类患者需要针对性治疗原发病,严重者需采用阴茎假体植入或经直肠电刺激取精。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紊乱会导致睾酮分泌不足。垂体瘤压迫使促性腺激素减少;过度运动或应激造成促黄体生成素降低;肥胖者脂肪组织芳香化酶活性增高,睾酮转化为雌激素增多。这类患者通常伴有性欲减退、体毛减少等第二性征退化表现。
血睾屏障破坏后,精子抗原暴露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睾丸外伤、手术或感染可能触发抗精子抗体产生,这些抗体会使精子凝集、制动,阻碍穿透宫颈黏液。免疫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可能正常,但精子穿透试验和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呈阳性。
预防男性不育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长期接触高温、辐射和有毒化学物质。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激素水平。均衡摄入锌、硒等微量元素对精子生成至关重要。出现生育问题时,建议夫妻双方共同就诊,系统检查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不可逆性不育,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如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能有效解决多数生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