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女性可以服用紧急避孕药,但需注意心血管风险、激素影响、药物相互作用、使用频率限制和替代避孕方式。
35岁以上女性使用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尤其吸烟或肥胖者。建议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优先选择铜制宫内节育器,该方式避孕效果达99%且无激素影响。服药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紧急避孕药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紊乱,35岁女性卵巢功能开始下降,频繁使用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米非司酮类药效较强但需处方,乌利司他醋酸酯适合BMI>30人群。一年内使用不超过2次,多次使用需监测卵泡储备。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抗生素利福平会降低药效,需咨询医生调整剂量。服用圣约翰草等草药补充剂者,应选择双倍剂量或改用其他避孕方式。服药后3小时内呕吐需补服。
左炔诺孕酮需在72小时内服用,最佳效果在前12小时。超过35岁女性吸收代谢变慢,超过48小时建议使用艾拉避孕环等物理屏障法。事后5天内放置含铜IUD避孕成功率更高。
建议35岁女性采用短效避孕药优思明、皮下埋植剂依伴侬等常规方法。哺乳期可选择单纯孕激素药丸,有生育需求者可用避孕膜配合杀精剂。每年进行乳腺和宫颈筛查。
服用后建议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多摄入深绿色蔬菜调节激素代谢。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栓脱落,一周内忌烟酒及高盐饮食。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超过10天需做超声检查,下次月经延迟7天以上应验孕。35岁以上女性建议将紧急避孕作为偶发情况的备用方案,建立更可靠的常规避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