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异位症需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控制、手术干预、激素调节、疼痛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激素类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能抑制内膜生长,GnRH激动剂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缩小病灶。药物治疗适合轻中度患者,需持续3-6个月观察效果。
通过微创技术切除异位内膜组织,保留生育功能,适合囊肿直径>4cm或药物无效者。术后复发率约20%,需配合药物巩固。严重病例可能需子宫切除术,但会丧失生育能力。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局部释放孕激素,抑制内膜增殖。地诺孕素等新型孕激素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使用。激素治疗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血栓风险。
热敷下腹部可缓解痉挛性疼痛,针灸治疗调节内分泌平衡,经皮电神经刺激阻断痛觉传导。严重痛经可考虑骶神经调节术,有效率可达70%。
合并不孕者可选择体外受精,成功率约40%。控制性超排卵前需用GnRH拮抗剂抑制异位灶活性。胚胎移植前建议行宫腔镜检查,排除合并症影响。
日常饮食增加ω-3脂肪酸摄入,如三文鱼、亚麻籽油,减少红肉及反式脂肪。规律进行瑜伽、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跑跳。保持会阴清洁,经期禁用卫生棉条。每3-6个月复查CA125和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备孕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受孕,术后最佳妊娠时间为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