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人群适合练习舒缓型瑜伽,但需避免高强度体式,重点选择调息、阴瑜伽等温和练习方式。
气血不足与呼吸浅表相关,瑜伽中的腹式呼吸法能增加摄氧量。采用莲花坐姿配合5秒吸气-5秒呼气循环,每天练习15分钟可改善气血循环。禁忌憋气或快速呼吸法。
蝴蝶式、婴儿式等保持3-5分钟的静态体式,配合温热毯使用促进经络畅通。避免倒立类体式,防止血液突然涌向头部引发眩晕。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40分钟。
练习前后1小时食用红枣山药粥或桂圆枸杞茶,补充练习消耗的能量。避免空腹练习,随身携带黑糖姜茶预防低血糖症状发作。
晨间阳气升发时段7-9点最佳,避开深夜练习。单次练习不超过1小时,出现心慌气短立即终止。经期前三天暂停所有体式练习。
用瑜伽砖辅助完成下犬式,降低头部低于心脏的幅度。站立体式靠墙练习,避免平衡失控消耗气血。高温瑜伽、力量瑜伽等流汗型课程暂不推荐。
气血不足者练习瑜伽需配合当归羊肉汤、五红汤等补血膳食,同步进行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等养生功法。保持每晚11点前入睡,练习后用42℃以下温水泡脚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监测练习后次日疲劳感,持续倦怠需就医排查贫血或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