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传染主要通过性接触、间接接触、母婴传播、医源性感染及自体传播五种途径实现。
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妇科疾病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治疗需双方同步进行,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给药。避免传染需全程使用避孕套,性伴侣需同时筛查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感染可能通过共用浴巾、坐便器等传播。感染者衣物需单独高温清洗,公共场所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污染物。治疗采用甲硝唑栓剂、克霉唑乳膏等局部用药,合并感染需口服氟康唑。
妊娠期淋病、生殖器疱疹可能经产道感染新生儿。孕妇需在孕早期完成梅毒、HIV等筛查,阳性者需青霉素阻断治疗。剖宫产可降低疱疹病毒传播风险,新生儿出生后需预防性使用红霉素眼膏。
不规范妇科操作可能导致HPV、HIV等血源性传播。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器械严格消毒。接触污染针具后需72小时内进行暴露后预防,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联合用药方案。
肠道念珠菌感染可能因清洁不当引发阴道炎。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肛周细菌污染外阴。反复发作者可使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如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或阴道用乳酸杆菌胶囊。
预防妇科病传染需注重个人卫生管理,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经期避免盆浴游泳。饮食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食物,减少高糖饮食诱发霉菌风险。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免疫力,但公共泳池需注意防护。出现异常分泌物、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交叉感染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