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渗液不一定是癌症,可能由乳腺导管扩张、乳腺炎、内分泌紊乱、良性肿瘤或乳腺癌引起。
乳腺导管扩张常见于哺乳期女性或40岁以上人群,导管内淤积分泌物导致渗液。液体多为透明或乳白色,偶带血丝。治疗需热敷促进吸收,严重时行导管切除术。药物可选头孢类抗生素,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急性乳腺炎多伴随红肿热痛,渗液呈脓性。哺乳期细菌感染是主因,需排空乳汁配合青霉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需使用泼尼松等激素药物。日常可冷敷缓解肿胀。
泌乳素过高会导致非哺乳期溢液,常见于垂体瘤或避孕药使用。血清泌乳素检测确诊后,溴隐亭可调节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引发渗液,需补充优甲乐。建议减少豆制品摄入。
良性肿瘤常引起单孔血性渗液,超声检查可见导管内占位。微创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是根治方法,术后病理确诊。复发率低于5%,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出血风险。
单侧乳头血性渗液伴皮肤橘皮样改变需警惕,钼靶和穿刺活检可确诊。治疗方案包括保乳手术、全乳切除配合化疗多西他赛方案。靶向药物赫赛汀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
日常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摄入深海鱼油。有氧运动每周3次增强免疫力,避免穿戴过紧内衣。3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乳腺超声检查,哺乳期注意正确衔乳姿势。乳头渗液持续超过两周或颜色异常应立即就诊,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经期前乳房胀痛属正常现象,热敷按摩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