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可能由感染、过敏、皮肤病、激素变化或不良卫生习惯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抗感染治疗、避免过敏原、皮肤护理、激素调节或改善卫生措施。
真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是常见诱因,白色念珠菌感染会导致豆腐渣样分泌物伴随剧烈瘙痒。需通过白带常规确诊,药物治疗选择克霉唑栓剂、氟康唑口服或甲硝唑凝胶。日常需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卫生巾、沐浴露等化学刺激物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外阴红肿伴丘疹,需立即停用致敏产品,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建议选择无香型棉质卫生用品,如护舒宝纯棉系列。
外阴湿疹或银屑病会导致慢性瘙痒,伴随皮肤增厚脱屑。需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控制炎症,夜间可口服赛庚啶缓解症状。避免抓挠损伤皮肤屏障,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外阴萎缩性瘙痒,表现为皮肤干燥皲裂。短期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症状,配合维生素E软膏保湿。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可辅助调理,但需排除激素依赖性皮炎。
汗液刺激或经期护理不当易引发瘙痒。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如高锰酸钾坐浴1:5000浓度,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外阴。
饮食上增加酸奶、蔓越莓等益生菌食物,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推荐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出现持续瘙痒伴溃疡、白斑等异常需及时活检排除外阴癌变,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夜间瘙痒加重时可冷敷缓解,所有外用药物需避开黏膜区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