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方法除安全套外还包括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避孕针和自然避孕法。
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排卵,需每日定时服用。常见品牌如优思明、妈富隆、达英-35,避孕成功率约99%。适用月经规律女性,需排除血栓病史。服药期间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点滴出血等副作用,建议搭配维生素E缓解不适。
含铜或孕激素的T型装置置入子宫,干扰受精卵着床。曼月乐、吉妮环、安舒环等型号适用不同人群,有效期3-10年。放置后需定期超声检查位置,可能出现经量增多或腰酸症状。适合已育女性,急性盆腔炎患者禁用。
将孕激素硅胶棒植入上臂皮下,持续释放药物3年。依伴依、诺普兰等产品避孕率超99.5%,适合哺乳期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约60%使用者半年后经量减少。需专业医生操作植入取出,避免局部感染。
每1-3个月注射甲羟孕酮等激素制剂,抑制卵巢功能。迪波-普维拉、炔诺酮庚酸酯等需严格按时注射,停药后生育力恢复需6-12个月。可能出现体重增加、头痛等反应,建议配合钙剂预防骨质流失。
通过基础体温测量、宫颈黏液观察确定安全期,需配合排卵试纸提高准确性。适合月经周期28-30天女性,失败率约15-25%。哺乳期闭经法需满足全天亲喂、未恢复月经等6项条件,意外妊娠风险约2%。
饮食中适量增加豆制品调节雌激素,避免过量咖啡因。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使用激素类避孕法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宫内节育器使用者应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紧急避孕药仅作为补救措施,一年内使用不超过3次。不同避孕方式各具特点,建议根据年龄、生育计划及健康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