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可能由激素波动、乳腺导管扩张、药物影响、乳腺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根据性状和伴随症状判断性质。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体内催乳素水平升高,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属于正常现象。非哺乳期单侧透明或乳白色溢液可能与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需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溴隐亭等药物可抑制异常泌乳,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导致单孔血性或浆液性溢液,导管扩张症则多见黏稠黄色分泌物。乳管镜检查能明确诊断,较小病灶可行真空辅助微创旋切,范围较大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术后需加压包扎预防血肿。
长期服用避孕药、抗抑郁药或胃复安可能干扰多巴胺对催乳素的抑制。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致溢液发生率高达30%,必要时可更换为奥氮平。激素类药物需逐步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引发反跳。
乳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伴红肿热痛,需细菌培养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慢性脓肿需切开引流,配合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中药湿敷。哺乳期患者应排空乳汁,使用吸奶器保持导管通畅。
单侧乳头血性溢液需警惕导管内癌,约10%乳腺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钼靶结合MRI检查可发现微小钙化灶,病理活检确诊后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HER2阳性患者需联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
日常避免过度刺激乳头,穿着透气棉质内衣减少摩擦。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其中的吲哚-3-甲醇有助于雌激素代谢。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可调节内分泌,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绝经后妇女出现溢液应立即就医,50岁以上患者恶性风险显著增加。哺乳期异常溢液需排查催乳素瘤,非哺乳期持续两个月以上分泌物需进行乳管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