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凹陷可能由先天发育异常、乳腺导管缩短、炎症粘连、肿瘤压迫或外伤导致,需根据病因选择手法牵拉、负压吸引或手术治疗。
胚胎期乳头芽基底细胞发育障碍可导致乳管未能向外突出。轻度凹陷可通过每日温水热敷后,用拇指和食指水平捏住乳晕向外牵拉,每次5分钟,每日3次。中重度需使用乳头矫正器负压吸引,每天累计使用2小时。
浆细胞性乳腺炎或导管扩张症引发的炎症纤维化会牵拉乳头内陷。急性期需口服多西环素联合乳癖消片,慢性期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伴有脓肿者需切开引流后置入乳头支撑架。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可能造成导管挛缩。确诊需进行钼靶、超声及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良性肿瘤行乳管镜下肿物切除术,恶性肿瘤需乳腺癌根治术同期行乳头成形术。
哺乳期暴力吸吮或胸部撞击可能导致乳管断裂。新鲜损伤可立即冷敷后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陈旧性瘢痕需注射透明质酸酶配合低频超声波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导管闭塞。停止哺乳后每日用40℃蒲公英水湿热敷,配合维生素E胶囊刺破后涂抹乳头。持续3个月未改善者需考虑乳管再通术。
日常建议穿着无钢圈透气内衣避免压迫,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糙米、蛋黄促进皮肤弹性,练习扩胸运动增强胸肌支撑力。哺乳期女性每次喂奶前后需用生理盐水清洁乳头,发现红肿热痛应及时就医排除急性乳腺炎。青春期少女发育期间应每月自查乳头形态变化,突然出现的凹陷需警惕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