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经血逆流、加重不适感、影响激素水平、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月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同房时细菌容易通过阴道进入宫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引发盆腔炎或子宫内膜炎。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联合多西环素,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日常使用温水清洁外阴,避免盆浴。
性行为时盆腔充血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向腹腔逆流。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可能种植在卵巢或盆腔表面,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临床可通过腹腔镜确诊异位病灶,药物选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孕三烯酮,手术治疗采用病灶电灼或囊肿剥离。
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子宫收缩,同房可能加剧下腹坠痛。部分女性会出现头痛、乳房胀痛等不适,性刺激可能加重症状。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热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受压。
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处于低谷,阴道黏膜变薄且分泌物减少。性行为可能造成黏膜损伤出血,增加感染概率。可短期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黏膜状态,同房时选择水性润滑剂减少摩擦,避免在经量高峰期进行。
经期疲劳感和情绪波动较常见,强制性同房可能引发抵触心理。长期可能影响性生活质量,建议充分沟通后共同决定。可通过拥抱等非插入式亲密行为维持情感连接,经期结束后再恢复常规性生活。
月经期建议增加牛肉、菠菜等含铁食物补充失血,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适度散步促进经血排出,但避免卷腹等腹部发力运动。使用棉质透气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就医。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经期结束后可逐步恢复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