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炎症、导致经血逆流、加重痛经或影响伴侣健康。
月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同房时细菌容易通过阴道进入宫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治疗需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甲硝唑,严重者需静脉输液。同房后出现发热或下腹持续疼痛应立即就医。
经血改变阴道酸性环境,降低局部免疫力,原有阴道炎患者症状可能加剧。霉菌性阴道炎会出现豆腐渣样分泌物,细菌性阴道炎则产生鱼腥味白带。可外用克霉唑栓剂或甲硝唑凝胶,治疗期间避免再次同房。日常需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
性兴奋时子宫收缩可能将经血推入输卵管,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临床表现为同房后出现剧烈腰痛、肛门坠胀感。超声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确诊需腹腔镜探查。短期服用布洛芬缓解疼痛,长期需使用GnRH-a类药物抑制内膜生长。
性高潮时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强化子宫痉挛性收缩。痛经程度较轻者可热敷下腹部,中重度疼痛需服用萘普生或酮洛芬。伴有大量血块时可能存在子宫腺肌症,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月经结束后建议做CA125肿瘤标志物筛查。
经血接触可能引发男性尿道不适,特别是包皮过长者易发生尿道炎。表现为排尿灼痛或尿道口分泌物,需服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使用避孕套能降低风险,事后双方都要用温水清洗外阴。反复发作的尿道炎需检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月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桂圆红枣茶可改善气血不足,但糖尿病患者慎用。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经期后三天可恢复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瑜伽。出现异常出血超过7天或单次经血量超过80ml需做激素六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