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宫腔粘连需从避免宫腔操作创伤、控制感染、术后护理等方面入手,具体包括减少人工流产次数、规范妇科手术操作、预防生殖系统炎症、术后使用防粘连材料、定期妇科检查。
反复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是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的主因。选择科学避孕方式如短效避孕药、避孕环可降低意外妊娠风险,必要时优先选择药物流产。宫腔镜手术时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避免过度搔刮。
妇科手术中采用冷刀分离替代电切术能减少热损伤,术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或透明质酸钠凝胶等屏障材料。输卵管通液术等操作需严格无菌,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
慢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疾病易引发粘连。急性期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慢性炎症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日常注意性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同房前后清洗外阴,经期禁止性生活。
宫腔手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游泳,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按医嘱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如补佳乐促进内膜修复,术后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超声,异常出血或闭经需及时宫腔镜检查。
有宫腔手术史者每6个月做一次阴道超声,关注内膜厚度变化。疑似粘连时可进行宫腔声学造影,轻度粘连通过宫腔镜分离,中重度需多次手术并放置球囊支架防止复粘。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深色蔬菜,促进内膜修复;每天30分钟快走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期使用合格卫生用品并每2小时更换;术后3个月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盆腔的运动。出现月经量明显减少或周期性腹痛时,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