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硬块可能由生理性变化、乳腺增生、乳腺炎、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引起,需结合触诊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
月经周期激素波动可能导致乳腺组织暂时性增厚,形成可移动的硬块,通常伴随胀痛且经后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一周自检,穿着无钢圈内衣减少压迫。
内分泌失调引发的乳腺导管扩张,硬块呈颗粒状或条索状,边界不清。可口服乳癖消片、逍遥丸调节激素,疼痛明显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日热敷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哺乳期细菌感染或乳汁淤积导致红肿硬块,伴发热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非哺乳期乳腺炎需穿刺引流,外敷金黄散消肿。哺乳期保持乳头清洁,定时排空乳汁。
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硬块光滑活动度好。小于2cm可观察,增大时行微创旋切术或传统切除术。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超声复查。
无痛性硬块质地坚硬且边界不规则,需立即就医。确诊后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全乳切除,配合化疗多西他赛、放疗或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遗传风险人群建议每年乳腺MRI筛查。
日常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减少高脂饮食;每周3次有氧运动维持标准体重;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摩擦。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联合检查,自检发现硬块持续2周不消退或伴随乳头溢液、皮肤凹陷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