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滴度1:16属于中等偏高抗体水平,治疗周期通常为2-4周,具体需结合青霉素疗法、定期复查和伴侣同治等综合干预。
苄星青霉素G240万单位每周肌注,连续3周是标准方案。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口服连服28天或头孢曲松1g每日肌注10-14天。治疗期间需避免饮酒和性生活。
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RPR滴度,滴度应呈4倍以上下降。若6个月内未达标需重新治疗。神经梅毒患者需每6个月进行脑脊液检查,直至细胞数恢复正常。
过去90天内有过性接触的伴侣均需接受检测和治疗。即使伴侣检测阴性,若存在高危暴露史也应预防性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单次给药。
治疗成功的标志是12-24个月内滴度转阴或维持1:4以下低水平。约15%患者可能出现血清固定现象,需通过TPPA试验区分是否需再次治疗。
孕妇需接受青霉素脱敏治疗,HIV感染者疗程延长至3周并加强随访。合并眼梅毒或耳梅毒者需配合泼尼松20mg/日口服预防赫氏反应。
治疗期间建议增加鸡蛋、深海鱼等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注射部位疼痛加剧。保持注射处清洁干燥,出现发热或皮疹需立即复诊。完成疗程后仍需持续使用避孕套防护至少1年,直至连续2次复查确认血清学治愈。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缺陷者需延长随访至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