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房产分割问题需通过协商、诉讼、财产公证、变更登记、强制执行等方式解决。
离婚双方可依据婚姻存续期间房产出资比例、还贷贡献等协商分割方案。若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但属共同财产,可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明确产权比例,或由一方补偿另一方后获得完整产权。协商不成时可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
向法院提起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需准备购房合同、贷款记录、装修支出凭证等证据。法院可能判决按份共有、折价补偿或拍卖分割。如涉及婚前购房婚后共同还贷,通常判归登记方所有并对共同还贷部分予以补偿。
对达成的房产分割协议办理公证,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内容可包括分期支付补偿款的具体条款、房屋过户时间节点等。若后续一方拒不履行,可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无需另行起诉。
持生效判决书或公证协议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需缴纳契税离婚分割免征、印花税等费用。若原房贷未结清,需与银行协商变更还款主体或提前还贷。拒不配合过户可申请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强制办理。
对判决后仍强占房屋的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迁出。执行法官会张贴搬迁公告,给予15-30日宽限期。逾期不搬将采取换锁、清点物品等强制措施,必要时可对拒不执行者处以司法拘留。
日常需注意保留房产相关票据原件,避免擅自处置共有财产。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糙米、深海鱼等缓解焦虑情绪,规律进行瑜伽、慢跑等运动释放压力。搬迁过渡期优先选择安保完善的短租公寓,贵重物品建议寄存银行保管箱。若涉及子女抚养权与房产挂钩的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婚姻家事律师制定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