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穿久了可能引发外阴炎、尿道感染、股癣等疾病,主要与细菌滋生、摩擦刺激、透气性差有关。
长期穿着未及时更换的内裤会导致分泌物和汗液堆积,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发外阴瘙痒、红肿。治疗需使用克霉唑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4-6个月更换。
内裤上大肠杆菌繁殖可能通过尿道口逆行感染,出现尿频尿急症状。确诊需尿常规检查,轻症可口服左氧氟沙星,重症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
潮湿内裤环境易诱发红色毛癣菌感染,腹股沟出现环状红斑。治疗需联用酮康唑洗剂和特比萘芬软膏,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运动后及时更换内裤,高温熨烫可杀灭残留真菌。
化纤材质内裤的染料和甲醛残留可能刺激皮肤,产生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急性期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慢性期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新购内裤需盐水浸泡清洗,过敏体质者应选择无荧光剂的本色内裤。
紧身内裤摩擦加上汗液浸泡会导致阴囊皮肤屏障受损,出现丘疹渗液。治疗采用硼酸溶液湿敷配合丁酸氢化可的松,夜间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避免久坐和高温环境,选择立体剪裁的宽松内裤。
日常应选择浅色纯棉或莫代尔材质内裤,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清洗。内裤出现发黄变硬、弹性下降时需立即更换。饮食多摄入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运动后及时沐浴更衣,避免穿着潮湿内裤超过2小时。储存内裤需通风干燥,不建议使用密封收纳袋。经期和分泌物增多期间可适当增加更换频率,必要时使用护垫需2小时更换一次。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内裤清洁,出现持续瘙痒或皮疹应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