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可能由乳腺导管扩张、激素水平异常、乳腺增生、药物副作用或乳腺肿瘤引起。
乳腺导管扩张常见于哺乳期后女性,导管内残留乳汁或分泌物导致。非血性溢液多为淡黄色或乳白色,伴随导管炎症时可能出现压痛。治疗需热敷促进吸收,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如微创旋切术、导管造影定位切除术或开放导管切除术。
催乳素过高会刺激乳腺分泌,常见于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或避孕药使用。血清催乳素检测超过25ng/ml需警惕,药物治疗包括溴隐亭、卡麦角林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垂体大腺瘤需经蝶窦手术切除。
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生,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增加。周期性乳房胀痛伴清亮溢液是典型表现,超声显示腺体结构紊乱。口服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调节雌激素,配合维生素E软胶囊缓解症状,避免咖啡因摄入。
长期使用胃复安、抗抑郁药或激素类药物可能干扰多巴胺抑制通路。利培酮、氯丙嗪等精神类药物常见此副作用,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替换为奥氮平、喹硫平等影响较小的药物。
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可能导致血性溢液,乳腺钼靶显示簇状钙化灶。空心针活检确诊后,导管内乳头状瘤需局部扩大切除,恶性肿瘤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或前哨淋巴结活检。
日常避免反复刺激乳头,穿着透气棉质内衣。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羽衣甘蓝,限制高脂乳制品摄入。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维持激素平衡,每月乳房自检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正确排空乳汁,非哺乳期持续溢液超过两周应做乳腺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