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间应避免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加重不适或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选择其他亲密方式。
月经期宫颈口微张,阴道酸碱度改变,同房易将细菌带入生殖道。病原体可能上行感染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用药,如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氟康唑对抗真菌感染,严重者需静脉注射抗生素。
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子宫收缩,同房可能加剧痛经和腰酸症状。可服用布洛芬缓解疼痛,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练习瑜伽婴儿式放松盆底肌。出血量大时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性行为可能导致经血逆流,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痛经、不孕,需通过腹腔镜确诊。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调节激素,注射GnRH-a抑制月经,重症需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经期激素波动易引发情绪敏感,部分女性会产生排斥心理。伴侣应充分尊重意愿,可通过拥抱、按摩等非性接触表达亲密。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有助于稳定情绪。
月经后期出血减少时,严格清洁后可使用避孕套降低风险。建议选择月经杯代替卫生巾,避免经血滞留。事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补充蔓越莓汁预防尿路感染。
经期饮食宜选择温补食材如红枣姜茶、牛肉山药汤,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每天快走3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经后三天开始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功能。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菌群平衡。出现异常出血、发热或严重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