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套能有效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正确使用保护率可达85%-95%,需关注材质选择、规范操作、定期检测、暴露后阻断及综合防护。
乳胶避孕套对HIV病毒的阻隔效果最佳,其致密结构能有效拦截120纳米的HIV病毒颗粒。聚氨酯套次之,适用于乳胶过敏者,但弹性稍差可能增加破裂风险。天然膜套如羊肠套因存在微小孔隙,不能预防艾滋病,需避免使用。购买时认准正规品牌及医疗器械认证标志。
全程正确使用是关键,性行为开始前佩戴,确保顶端储精囊无空气。使用水基润滑剂减少摩擦,油基润滑剂会腐蚀乳胶。每次性接触更换新套,避免重复使用。摘除时捏住套根部缓慢取下,防止体液泄漏。错误使用会使保护率下降至60%以下。
即便坚持使用避孕套,高危人群应每3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窗口期存在检测盲区,可结合核酸检测提高准确性。配偶或固定性伴侣建议共同检测,单阳家庭需配合抗病毒治疗。各地疾控中心提供免费匿名检测服务。
发生套体破裂或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启动PEP阻断治疗。常用方案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三联药物,连续服用28天。阻断成功率与用药时间呈负相关,2小时内服药效果最佳。需在传染病专科医院获取处方并监测肝肾功。
避孕套需与其他措施协同使用,包皮环切术可降低60%异性传播风险。HIV阳性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使病毒载量低于20拷贝/ml时,基本无传染性。避免共用针具、规范输血管理、母婴阻断等措施构成立体防护网。
日常可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锌含量高的牡蛎,增强黏膜免疫力。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改善血液循环。储存避孕套需避光防潮,过期产品及时更换。同时防范梅毒、淋病等其他性传播疾病,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全套性病筛查。建立安全性行为观念比单一防护工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