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妇女需谨慎选择避孕药,部分孕激素类避孕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雌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乳汁分泌。
避孕药主要分为雌激素-孕激素复合制剂和单纯孕激素制剂。雌激素可能抑制泌乳素分泌,导致奶量减少,复合避孕药通常不建议哺乳期使用。单纯孕激素类避孕药如炔诺酮、左炔诺孕酮对乳汁影响较小,但需在产后6周后开始使用。
研究显示微量孕激素会进入乳汁,但尚未发现对婴儿生长发育的明确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孕激素避孕药可在产后6周后使用,复合避孕药需等到断奶后。用药期间需观察婴儿是否出现烦躁、食欲变化等反应。
哺乳期可选择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非激素避孕方式。哺乳本身能抑制排卵,但需满足完全母乳喂养、产后6个月内、月经未恢复三个条件,避孕有效率约98%,称为哺乳闭经避孕法。
产后21天内禁用任何激素避孕药,因此时血栓风险较高。自然分娩42天后或剖宫产3个月后,经医生评估方可考虑使用纯孕激素避孕药。用药期间建议定期监测乳汁量和婴儿状态。
患心血管疾病、严重肝病或乳腺癌史的哺乳期女性禁用激素避孕药。服用抗癫痫药、抗生素等药物时,需咨询医生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建议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并避免在每日哺乳高峰时段前3小时服药。
哺乳期饮食应保证每日500大卡额外热量摄入,多食用富含钙质的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盆底肌恢复,每周3-4次、每次15分钟的散步可促进血液循环。护理方面需注意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乳腺导管堵塞。若出现乳房硬块、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