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学生打架涉及的法律程序需根据伤情鉴定、责任认定及年龄特殊性综合处理。
轻微伤由公安机关调解处理,轻伤以上需立案侦查。15岁未成年人打架造成他人轻微伤的,通常由派出所调解,双方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若构成轻伤二级以上,可能面临故意伤害罪刑事立案,但因未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需接受专门矫治教育。
公安机关会调查事件起因、参与人数、工具使用等情况。主犯与从犯责任不同,持械斗殴加重处罚。15岁学生若受他人教唆,教唆者可能被追究刑责。监控录像、证人证言是关键证据,监护人需配合提供学生平时表现证明。
未满16周岁不执行行政拘留,但可处500-1000元罚款并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多次打架或情节恶劣者,可能被送往专门学校接受矫治。学校有权根据校规给予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影响升学评优。
医疗费、护理费等实际损失由监护人全额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需协商或诉讼。调解书需明确赔偿金额与期限,拒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贫困家庭可申请司法救助,但需签署悔过书。
构成犯罪案件由检察院审查后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设置6-12个月考察期。考察期内需参加法治教育、社区服务,表现良好可免于起诉。办案过程严格封存记录,不影响今后升学就业。
日常需加强法治教育,学校应开设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稳定情绪,规律进行篮球等团体运动释放精力,监护人需定期与心理老师沟通。保留医院检查报告、调解协议书等材料至少五年,涉及骨折等损伤需复查至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