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月经量过多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刺激饮食,可适当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和出血量变化,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或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对于子宫腺肌症引起的月经过多,可考虑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贫血患者需配合铁剂补充,严重出血时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中医认为月经量多与气虚不固、血热妄行有关,常用归脾汤、固冲汤等方剂辨证施治。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可辅助调理。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体质开具处方,避免自行服用活血类中药材。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器质性疾病,如直径超过5厘米的子宫肌瘤,可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患者可能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绝经后女性持续出血需排除恶变可能,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
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月经,可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伴侣和家人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节律对内分泌调节至关重要。
月经量多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部防寒。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并及时更换,避免感染风险。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经期前两天应减少运动量。每年定期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和宫颈癌筛查。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连续三个月月经量超过80毫升,应及时到妇科门诊进行系统评估。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限制咖啡因摄入以免加重出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