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可以适量吃富含铁元素、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瘦肉、鸡蛋、菠菜、红枣等。经期饮食需避免生冷刺激,注意营养均衡搭配。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铁源,能有效预防经期失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克左右,可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青椒或橙子促进铁吸收。烹饪时需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风险。
牛肉、猪里脊等红肉不仅提供优质蛋白,还含有大量易吸收的铁元素。禽类瘦肉如鸡胸肉脂肪含量较低,适合经期消化功能减弱时食用。推荐清炖或快炒的烹调方式,避免油炸加重胃肠负担。每日肉类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为宜。
鸡蛋蛋黄含铁量较高,且富含卵磷脂和维生素D,能缓解经期疲劳感。蛋白中的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血红蛋白水平。水煮蛋或蒸蛋羹的消化吸收率最佳,每天1-2个即可满足需求,胆固醇偏高者需适当减少蛋黄摄入。
菠菜等深绿色蔬菜含有非血红素铁和叶酸,虽然吸收率较低,但配合肉类食用可提高利用率。其中的膳食纤维能改善经期便秘问题。建议焯水后凉拌或清炒,避免草酸影响钙质吸收。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300-500克。
红枣含有环磷酸腺苷等活性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经期手脚冰凉症状。与桂圆、枸杞搭配煮粥可增强补血效果。但因含糖量较高,每日食用5-8颗为宜,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摄入量。经期还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驱寒暖宫。
经期饮食需保证每日摄入谷薯类250-400克,奶制品300毫升,坚果10克左右。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影响铁吸收,减少高盐高糖食物预防水肿。可适当增加小米、燕麦等全谷物摄入,补充B族维生素稳定情绪。若出现严重痛经或经量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不可仅依赖饮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