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女性不孕需从生殖健康管理、疾病防控、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包括规律妇科检查、科学避孕、控制炎症感染、维持健康体重、避免环境毒素暴露等。
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可早期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影响生育的疾病。25岁后建议每两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及时治疗宫颈炎、盆腔炎等感染性疾病。月经异常者需重点监测排卵功能。
避免频繁人工流产损伤子宫内膜,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盆腔炎风险。紧急避孕药每年使用不超过3次,长期避孕建议选择短效口服避孕药或宫内节育器。性传播疾病感染后需彻底治疗。
阴道炎反复发作可能上行感染导致输卵管堵塞,需规范使用甲硝唑、克霉唑等药物治疗。急性盆腔炎要在医生指导下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慢性炎症可配合中药灌肠和物理治疗。
BMI低于18.5可能引起闭经,超过30会干扰排卵功能。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维持体重,多摄入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限制精制糖和反式脂肪摄入。过度节食会导致卵巢功能早衰。
长期接触双酚A等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影响卵子质量,避免使用含塑化剂的塑料餐具。吸烟会加速卵巢储备下降,酒精摄入每周不超过7个标准杯。高压工作环境需注意调节应激激素水平。
建立健康的生活节律对生殖功能保护至关重要。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褪黑素分泌,适度进行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35岁以上女性如备孕半年未果,建议进行抗缪勒管激素检测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日常可适当补充辅酶Q10、维生素D等营养素,但需避免盲目服用促排卵药物。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宫寒,非经期可进行腹部热敷促进子宫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