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空气污染物等过敏原引发。
减少接触已知过敏原是防治的基础措施。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并关闭门窗,使用防螨床品,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饲养宠物或限制其活动区域。室内保持湿度40%-60%以减少霉菌滋生,雾霾天佩戴N95口罩。
生理盐水冲洗能清除鼻腔内过敏原和炎性介质。建议使用专用洗鼻器配合0.9%无菌生理盐水,每日1-2次,冲洗时保持头部倾斜45度避免呛咳。鼻腔冲洗对孕妇和儿童安全性较高,可长期使用。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有效控制炎症,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打喷嚏和鼻痒。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适用于合并哮喘患者,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多用于预防性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过敏原提取物进行脱敏治疗,疗程通常3-5年。适用于对尘螨、花粉等单一明确过敏原的中重度患者,可使60%-80%患者获得长期缓解。治疗初期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哮喘发作等不良反应。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下鼻甲肥大患者,可考虑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或下鼻甲成形术。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可同期矫正,但手术不能根治过敏体质,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
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建议每年过敏季节前2周开始预防性用药,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评估是否并发哮喘。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诱因,选择空气清新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长期症状控制不佳者需到变态反应科进行过敏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