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男性健康 > 男性护理

介绍一个方子,专治各种“干燥”

发布时间:2018-12-08 13:18:59

导读:最近的北京雨水很多,一点儿都不干燥,可是夏天已经到了,秋天还会远吗?提前看看治疗“干燥”的方子,有备无患哦~

1

释燥玉肤汤方

释燥玉肤汤方:桑椹60g,石斛30g,生地黄30g,制何首乌30g,麦冬20g,玄参15g,葛根30g,黄芪10g,白芷5g

上9味,以水3杯,煮取1杯,药滓再煮,取汁1杯,日分2次温服。

功效:养阴活血,润肤释燥

主治:干燥症

方义:《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病机十九条,为审察病机之关键,惟独遗漏了“燥气”一条,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其《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中,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见第三部分)

无论历代学者,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这种病的确存在,确属事实,余在执医的50年中,发现10余例,采用活血、养阴、散风、润燥之药,治之尤为爽手,故拟释燥玉肤汤一方。

方中以桑椹之甘酸气凉,养血散风主药,辅以石斛、生地黄、何首乌、麦冬、玄参大队养血益阴之品以养气阴,益血脉。

葛根性升属阳,主轻浮,能鼓舞胃中清阳之气上行以散其风,润其燥。

白芷辛香醒脾“行手足阳明之经”,以疗“头面皮肤风痹燥痒”。

黄芪用之,以固护卫气,充实皮毛,诸药和合,共奏活血养阴,润燥之效。

2

病案举例

例一

张某某,男,55岁,德州市人,1991年4月22日初诊。

前额、眼睑、鼻四旁,每逢春季则干涩赤痒,病来3年,服各种维生素均无效果,不敢用香皂洗脸,洗则涩痛难忍,甚则采用各种面脂涂之,亦觉涩痛,入夏后,其病逐渐消退。3年以来,年年如此。

目前:发病如前,脉来弦涩,舌淡苔薄黄,拟释燥玉肤汤加味调之。

桑椹60g,石斛25g,生地黄20g,何首乌20g,麦冬20g,玄参20g,葛根30g,白芷5g,黄芪6g,红花6g

上药水煮2遍,取汁2杯,日分2次分温服之。

二诊:上方服3剂症状减轻,前一日夹感,咳嗽,头痛,原方加薄荷、杏仁、菊花。继续服药13剂,干涩赤痛消失。

例二

黄某某,男,58岁,农民,1996年3月11日初诊。

前额及鼻两侧干涩,有时瘙痒,风吹之,干涩燥痒尤甚,只可用清水、热水洗之,涂面脂燥痒暂缓,后用甘油,病稍轻。

脉象细数,舌质略红,少苔。诊为干燥症,予释燥玉肤汤法。

桑椹50g,石斛30g,制何首乌30g,生地黄25g,麦冬20g,玄参20g,葛根30g,白芷3g,黄芪10g,僵蚕10g,甘草10g

上药水煮2遍,取汁2杯,日分2次温服。

治疗经过,患者以上方,连服11剂,病愈大半,继服上方至16剂病已。

3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

皆属于燥

节录《素问玄机原病式》(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涩:物湿则滑泽,干则涩滞……如遍身中外涩滞,皆属燥金之化,故秋脉涩……或麻木,亦由涩也,由水液衰少而燥涩,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利,气强攻冲而为麻也。如平人抑其手足,则真气顿行之甚,而涩滞壅碍不得通利而麻……

然六气不必一气独为病,气有相兼,若亡液为燥,或麻无热症,即当此法,或风热胜湿为燥,因而病麻,则宜以退风散热,活血养液,润燥通气之凉药调之,则麻自愈也。治诸燥涩,悉如此法。

枯:不荣也。

涸:无水液也。

干:不滋润也。

劲:不柔和也,故《易经》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

皴揭:皮肤启裂也。乾为天,而为燥金,坤为地而为湿土,天地相反,燥湿异用,故燥金主乎紧敛燥涩,皴揭之理,明可见焉,俗云皴揭为风者,由风能胜湿而为燥也。

经言: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纹启,由风胜湿而为燥也。所谓寒月甚而暑月衰者,由寒能收敛,腠理闭密,无汗而燥,故病甚也。热则皮肤纵缓,腠理疏通而汗润,故病衰也,或以水湿皮肤,而反喜皴揭者,水湿自招风寒故也。

关键词: 妇科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