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月经的常用药草包括当归、益母草、红花、白芍和香附。这些药草通过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机制改善月经不调,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当归被誉为“妇科圣药”,其性温味甘,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型月经量少、经期延后或痛经,常与熟地黄、川芎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含挥发油及阿魏酸等成分,能促进子宫血液循环。
益母草性微寒味辛苦,专入肝经,是经典的调经药草。针对血瘀型月经不调表现为经血色暗、有血块或闭经者效果显著,可单味煎服或配伍丹参。其有效成分益母草碱能增强子宫收缩力,但孕妇禁用。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作用较强,常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经期腹痛、经行不畅。常与桃仁、当归组成桃红四物汤,其藏红花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盆腔充血。月经过多者慎用,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
白芍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效。对肝郁气滞型月经紊乱伴胸胁胀痛者尤为适宜,常与柴胡配伍组成逍遥散。所含芍药苷能调节内分泌,缓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香附性平味辛微苦,为疏肝解郁要药,主治肝气郁结引起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经前乳胀。多与川芎、苍术同用,其挥发油成分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阴虚血热者需配伍生地等凉血药物。
使用药草调理月经需注意体质辨证,血热者慎用温性药草,虚寒者忌用寒凉药材。建议配合规律作息,避免生冷饮食,经期注意保暖。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辅助养血,适度练习瑜伽或散步促进气血运行。若月经紊乱持续3个月以上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