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女性健康 > 女性护理

生理期贫血的发病原因

发布时间:2025-06-02 05:47:31

生理期贫血主要由月经量过多、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性疾病、子宫病变等原因引起。

1、月经量过多:

月经量超过80毫升可能导致铁元素大量流失。长期月经过多会耗尽体内铁储备,引发缺铁性贫血。常见于子宫腺肌症、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表现为经期延长、血块增多。建议通过妇科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使用铁剂补充。

2、铁摄入不足:

日常饮食中铁元素供给不足是常见诱因。女性每日需摄入18毫克铁,但节食减肥或偏食者易摄入不足。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丰富食物摄入过少时,无法弥补月经期铁流失。建议经期增加牛肉、猪肝、黑木耳等高铁食物。

3、铁吸收障碍:

胃肠道疾病如萎缩性胃炎、乳糜泻会影响铁吸收。饮茶或咖啡过量也会抑制铁吸收率。这类患者即使足量补铁仍可能出现贫血,需同时治疗原发病。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建议补铁时配合橙汁等酸性食物。

4、慢性失血性疾病:

消化道溃疡、痔疮等慢性失血会加重铁流失。这类患者除月经失血外,还存在隐性失血,贫血程度往往更严重。表现为乏力、心悸、指甲脆裂等症状,需通过便潜血检查确诊并治疗原发病。

5、子宫病变: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会增加经血量。肌瘤压迫宫腔会延长经期,息肉脱落会导致突发性出血。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药物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切除病灶。这类患者贫血发展较快,血红蛋白可能低于90g/L。

预防生理期贫血需建立经期健康档案,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经期适当补充含铁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出血量。每年检测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长期贫血患者应排查妇科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治疗。日常可食用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辅助改善气血。

关键词: 月经 月经周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
  •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