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宫内节育器刺激等原因引起。
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会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月经期脱落的内膜组织增多。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常伴随排卵障碍,使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无法规律脱落,积累后出现大量出血。长期精神压力或过度节食也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同时影响子宫收缩止血功能。肌瘤压迫静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经期出血量可达正常月经的2-3倍。40岁以上女性中约20%-30%存在肌瘤,常伴有经期延长、贫血等症状。
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组织,表面血管丰富且质地脆弱。经期时息肉组织脱落会导致突发性大量出血,出血量可能突然增加50%以上。息肉还可能阻碍子宫收缩,影响血管闭合。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血液疾病会延长出血时间。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这类情况除月经量多外,常伴随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全身出血倾向。
含铜节育器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使经血量增加30%-50%。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放置节育器后3-6个月内,部分女性会持续出现月经量多伴下腹坠痛。
建议月经量多者保持铁剂和蛋白质摄入,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采用热敷缓解腹痛。记录月经周期和出血量变化,若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持续2小时以上,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能帮助明确病因,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药、激素调节剂等,必要时需手术处理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