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检必须包含HIV检测。孕期HIV筛查是常规产检项目,主要基于母婴阻断必要性、早期干预窗口期、无症状携带风险、法律规范要求、流行病学数据支持五大原因。
HIV阳性孕妇未经干预时母婴传播率可达15%-45%。通过孕早期确诊并实施抗病毒治疗,可将传播风险降至1%以下。规范的母婴阻断方案包括妊娠期联合用药、择期剖宫产及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
孕期免疫系统变化可能加速HIV病情进展。孕12周前确诊可最大限度保留CD4+T淋巴细胞,及时用药能维持孕妇免疫功能,降低机会性感染风险。错过早期干预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下降50%以上。
约20%HIV感染者处于无症状期,仅靠问诊和体格检查无法识别。我国新发感染中经性传播占比超95%,部分孕妇可能不知晓配偶感染状况。血清学检测是确诊唯一金标准。
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所有孕产妇需接受免费HIV检测。医疗机构未履行告知检测义务需承担法律责任,部分地区将HIV检测纳入孕产期保健必查项目。
我国每年约8000名HIV阳性孕产妇分娩,及时诊断可切断传播链。检测数据有助于卫生部门掌握人群感染趋势,优化防治资源分配。新生儿暴露后预防用药需在出生后6小时内启动。
建议所有孕妇在首次产检时完成HIV检测,孕晚期高危人群需复测。检测前后应获得专业咨询,阳性结果需转介至定点医疗机构。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行为,配偶建议同步检测。规范治疗下HIV阳性孕妇可生育健康宝宝,社会应消除对感染者的生育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