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主要分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功能紊乱和胰腺功能障碍五种类型。
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可导致多种激素分泌紊乱。常见表现包括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巨人症或侏儒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引发的尿崩症。这类疾病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以靶向药物和激素替代为主。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属于典型内分泌失调。甲亢患者常见心悸、消瘦症状,甲减则表现为乏力、畏寒。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炎也会影响激素分泌,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明确诊断。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可引发库欣综合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和紫纹;功能减退则导致艾迪生病,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肾上腺髓质病变如嗜铬细胞瘤会引起阵发性高血压,需通过皮质醇节律检测确诊。
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月经不调、多毛,男性睾酮缺乏会导致性功能障碍。这类疾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治疗需结合激素调节和代谢改善。更年期综合征也属于性腺相关的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疾病,分为1型和2型。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血糖升高,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素瘤会引起低血糖发作,需通过胰腺CT和激素检测诊断。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预防内分泌失调。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饮食注意控制精制糖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体检监测激素水平,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男性40岁后应关注前列腺健康。出现持续乏力、体重异常变化等信号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