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需注意及时补充糖分、规律饮食、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及合理用药。低血糖可能由饮食不规律、降糖药物过量、胰岛素分泌异常、过度运动或肝肾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
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15-20克快速升糖食物,如葡萄糖片、果汁或糖果。症状未缓解需重复补充,严重者需就医静脉注射葡萄糖。随身携带应急糖源可预防突发情况。
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两餐间添加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碳水化合物选择全谷物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单次大量摄入精制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匹配胰岛素剂量与进食量。
高风险人群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波动规律。使用动态血糖仪可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低于3.9mmol/L即需干预,夜间频发者需调整晚间用药方案。
避免空腹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前1小时需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后监测血糖,持续活动超1小时应每3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胰岛素使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前后的用药剂量。
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过量是常见诱因,需定期复诊评估用药方案。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药物蓄积,必要时更换代谢途径不同的药物。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服药期间需严格戒酒。
长期低血糖患者应建立包含全谷物、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如燕麦搭配鸡蛋、清蒸鱼佐杂粮饭等组合。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睡眠不足会加重血糖波动,建议保持7-8小时规律睡眠。随身携带注明病史的急救卡,教会亲友识别嗜睡、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并及时送医。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检查,从根本上优化血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