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可通过硅胶制剂、压力疗法、激光治疗、注射填充、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疤痕形成主要与创伤深度、感染、体质差异、护理不当、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
硅凝胶或硅胶片能软化增生性疤痕,通过保持疤痕组织湿润和抑制胶原过度增生发挥作用。适用于术后疤痕、烧伤疤痕等,需连续使用3-6个月。常见产品含聚硅氧烷成分,使用时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制弹力衣或压力绷带通过持续压迫抑制疤痕血管增生,适用于大面积烧伤或术后疤痕。每日需佩戴23小时以上,持续6-12个月。压力值应控制在20-25mmHg,需专业医生指导调整。
脉冲染料激光可消退红色疤痕,点阵激光能改善凹陷性疤痕。一般需3-5次治疗,间隔4-8周。治疗后有短暂红肿反应,需严格防晒。不适用于瘢痕疙瘩活跃期。
糖皮质激素注射适用于增生性疤痕和瘢痕疙瘩,可抑制炎症反应。每月1次,3-4次为疗程。透明质酸填充针对凹陷性疤痕,效果维持6-12个月。可能出现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疤痕切除术联合精细缝合适用于顽固性疤痕,Z成形术可改变疤痕走向。需配合术后放疗或药物注射防止复发。术后需加压包扎2-4周,瘢痕体质者慎用。
疤痕护理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猕猴桃,维生素E含量高的坚果也有助于皮肤修复。每日进行5分钟疤痕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配合芦荟胶等天然成分产品能缓解瘙痒。新生疤痕需严格防晒,紫外线会加重色素沉着。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整体代谢,伤口愈合期戒烟戒酒可降低疤痕增生风险。若疤痕出现红肿疼痛或快速增大,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瘢痕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