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见传染病主要包括阴道炎、尿道炎、盆腔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生殖器疱疹五种。这些疾病多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相关,需针对性治疗与预防。
阴道炎分为细菌性、念珠菌性和滴虫性三类。细菌性阴道炎由阴道加德纳菌等厌氧菌过度繁殖引起,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念珠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典型症状为豆腐渣样白带及剧烈瘙痒;滴虫性阴道炎通过性接触传播,分泌物呈黄绿色泡沫状。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菌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同时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女性尿道炎多由大肠杆菌、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发。常见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尿。非特异性尿道炎与憋尿、饮水不足等生活习惯相关,淋菌性尿道炎属于性传播疾病。治疗需进行尿培养后选用敏感抗生素,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毫升以上饮水量。
盆腔炎是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衣原体、淋球菌及厌氧菌。典型表现为下腹持续疼痛、异常阴道出血及发热,可能引发输卵管粘连导致不孕。急性期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慢性期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性活跃期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癌。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出现生殖器疣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通过接种HPV疫苗预防,定期宫颈TCT检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引起,表现为外阴簇集水疱伴灼痛,首次发作症状较重。病毒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低下时复发。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但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发作期间应避免性接触,孕妇感染需预防新生儿经产道感染。
预防女性传染病需建立良好卫生习惯,包括每日清洗外阴、性生活前后清洁、避免使用公共浴具等。穿透气棉质内裤并单独手洗,经期勤换卫生用品。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可增强免疫力,建议每年进行妇科体检,出现异常分泌物或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性传播疾病患者应告知伴侣共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无保护性行为。已生育女性可考虑接种HPV疫苗,45岁以下女性接种仍能获得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