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可能引起尿道口刺痛,常见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尿道口刺痛主要由病毒直接刺激黏膜、局部炎症反应、继发细菌感染、神经受累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
单纯疱疹病毒HSV-2为主感染尿道口黏膜后,病毒复制会直接破坏上皮细胞,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受损的神经末梢暴露于尿液或分泌物时,可能产生烧灼样刺痛感,尤其在排尿时症状加重。
病毒感染后机体释放前列腺素、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尿道口周围出现簇集性水疱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暴露的创面接触外界刺激物时会引发持续性刺痛。
疱疹溃疡面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细菌产生的毒素会加重黏膜损伤,导致尿道口分泌物增多并伴随脓性改变,排尿时刺痛感可能伴随刀割样疼痛。
疱疹病毒可潜伏于骶神经节,复发时沿神经纤维扩散至尿道口。病毒激活会引发神经炎性反应,表现为间歇性针刺样疼痛,即使没有可见皮损也可能出现感觉异常。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者,疱疹病毒复制更活跃。尿道口可能出现大面积糜烂伴剧烈疼痛,且愈合时间显著延长,需警惕播散性感染风险。
出现尿道口刺痛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使用刺激性洗剂。每日饮用2000毫升水稀释尿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减少摩擦。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但需及时进行HSV核酸检测确诊。复发期间应暂停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赖氨酸的豆类、鱼类,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长期频繁复发者建议评估免疫功能并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抑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