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一见钟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女性名词"。因为在人们的印象里,第一眼便"兹啦啦"地过电,是女人的梦想、女人的最爱。但是你知道吗?男人比女人更容易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男人用的时间更短
关于相亲和约会,有这样的调查结果:约有四分之一的男性承认,初次见面便爱上对方;而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女人承认,直到见面到第四次,才开始爱上对方。可以这样说,评断一个异性是不是自己所爱的,男人用的时间要比女人更短。所以,总有些男人,初次见面便对女人有亲密举动。在女人看来,这是流氓行径。实际上也有可能是:这个男人不愿意掩盖自己爱的情绪。
恋爱过程中,男人总比女人要主动,不单纯是因为"男追女"的惯性思维所致,也是因为,男人的感觉比女人来得更快。其实,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动心。因为,男人比女人更能敞开内心。女人的爱,总要有适度的掩藏,七分爱,脸上能露三分便是够多的了。但男人的爱,相对简单,有爱便爱,无爱便不爱。是最现实的恋爱观。
女人爱一个男人,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有她自己知道。男人爱一个女人,若不能让她知道,那不如不爱。偶尔,相亲归来,女人会在心里猜测:"他对我不太主动,但也没太多拒绝。他爱我吗?"
记住一句话吧:当相亲结束后,那个男人对你不拒绝不主动,那说明,他对你感觉平平。但也仅仅是"感觉平平",也还没有坏到"反感"的地步。在这个"不拒绝不主动"的过程中,他在犹疑、也是在尝试:能不能哪一天,忽然心动?
如果真对他有意,抓紧时间出击,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搞定他的心。战线拖得越长,越不利于你的胜利。别说"不好意思",也别说"不容易做到"。不是说了吗,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动心。一个动了心的男人,主动权就随你的掌控了。
一见钟情是男性或女性内在人格的外化,是无意识中剧本插片的实现。
小编推荐:
一见钟情源于童年的情感压抑
一见钟情于一个人并非偶然,这种瞬间被某个人震慑冲击随之怦然心动的情感,往往伴随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家庭能量理论中,我将这种冲动概括为情感剧本和角色释放的冲动。
一个童年匮乏母爱的男孩,比如母亲早亡或者与母亲的情感因某种原因被压制甚至遗忘,这样的孩子就很有可能演绎《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式的爱情剧本——杨过只会对较自己成熟的小龙女一见钟情并且至死不渝。这里面包含着一个男孩对母亲的救赎与爱恋,也有着男性人格对女性人格的支援。
反之,女方也需要解放心中的压抑,与男性人格重见天日彼此相依,这样的一见钟情是幸运且令世人羡慕的。
所以,一个人之所以被一见钟情的爱人吸引,常常源于他们已经“深恋已久”,这种深恋深植在童年的情感记忆中。在心理治疗中,我们不仅可以将这种情感追溯到上一代的剧本中,甚至那些古老的剧情已经深埋在个体的潜意识中,已经在家族信息场中尘封了几十年、甚至沉寂了几个世纪。这个潜伏的基因在钟情的人出现时会被奇妙的触发,爆发的能量难以抑制。
一见钟情源于家族教育的延续
家族的教育方式与个体成长的环境对一见钟情也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天龙八部》中的段誉、慕容复、王语嫣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他们三个人虽都出自大家族,但段誉在延续家族使命的同时,更重视返璞归真的情感。而慕容复恰恰就是极端反面的段誉,他更重视的是如何壮大自己的家族事业。而王语嫣恰巧正是他二人的合体,即渴求纯真的爱情,又肩负着延续高大上的家族使命,而她恰巧能够满足段誉与慕容复对于所缺失情感的补充。因此,段誉与慕容复更容易对王语嫣这种女神人格的女性产生倾慕,迸发一见钟情感觉。
现实中,一个有单恋剧本的人往往会循环爱上不可能爱上他或她的人,这样的一见钟情有着暗恋和自我催眠的特点,会幻想对方一定会爱上自己的。
一见钟情剧本有很多种,就如同人性的复杂。其中具有危害性的是一方是以情欲、肉欲为主旋律的剧本关系,而一方则是为了获得永久爱恋。只有了解自己与爱人的情感剧情并导向美好的人才是拥有爱和智慧的人,才会幸运、幸福。
猜你喜欢:
关键词: 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