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规律后通常在第14天左右排卵,排卵期受月经周期、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周期28天的女性,排卵日多在月经第14天;周期短于28天者排卵会提前,长于28天者会延后。记录基础体温或使用排卵试纸可辅助判断具体日期。
排卵由黄体生成素LH峰值触发,卵泡刺激素FSH促进卵泡成熟。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LH/FSH比例异常,表现为排卵推迟或无排卵,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
青春期女性初潮后1-2年内可能无规律排卵,这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发育成熟的表现。随着性腺轴功能完善,排卵会逐渐规律化,通常不需要特殊干预。
哺乳期高泌乳素会抑制排卵,产后4-6个月月经恢复后可能出现不规律排卵。完全停止哺乳后2-3个月,多数女性可恢复规律排卵周期,但需注意哺乳期仍有意外排卵可能。
长期压力、过度节食、剧烈运动等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紊乱,引起排卵延迟或缺失。体重指数低于18.5或体脂率过低时,leptin水平下降也会影响排卵功能。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稳定排卵周期,建议每日摄入适量坚果、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运动过量。围排卵期出现蛋清状拉丝白带或轻微下腹坠胀属正常现象,若持续半年以上月经紊乱伴不孕,需排查卵巢早衰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