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避孕方法主要有短效避孕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避孕针五种。选择时需结合年龄、健康状况、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
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通过抑制排卵实现避孕,正确使用有效率可达99%。适合月经规律、无血栓风险的女性,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常见药物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使用前需排除高血压、吸烟史等禁忌症。
物理阻隔法既能避孕又可预防性传播疾病,适合临时避孕或新伴侣期使用。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乳胶或聚氨酯材质产品,配合水基润滑剂可降低破裂风险。使用前需检查有效期,射精后及时按住套体基部取出。
含铜或孕激素的T型装置置于宫腔内,避孕效果持续3-10年。适合已完成生育的女性,需由医生评估子宫条件后放置。可能出现经量增多、腰酸等副作用,但多数3-6个月后缓解。需定期超声检查位置是否正常。
孕激素缓释棒植入上臂皮下,避孕有效期3-5年。适合哺乳期或不能耐受雌激素的女性,术后24小时即生效。主要副作用为不规则出血,通常半年后逐渐规律。取出后生育能力可快速恢复。
每1-3个月注射一次孕激素制剂,适合记性差或用药依从性低的女性。需注意可能引起骨质密度下降,连续使用不建议超过2年。停药后生育功能恢复较慢,计划怀孕需提前半年终止注射。
除上述方法外,日常可配合记录基础体温观察排卵期,避免危险期同房。紧急避孕药仅作为补救措施,一年使用不超过3次。40岁以上女性建议优先选择非激素避孕方式,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需咨询医生个体化方案。定期妇科检查能及时发现避孕方法导致的异常反应,哺乳期选择避孕方法时需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