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成年后向父母索要钱财通常缺乏法律强制支撑。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但对成年子女的经济支持属于道德范畴,除非子女存在残疾、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
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负有抚养义务。成年子女具备劳动能力且无特殊困难时,父母无需继续提供经济支持。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通常以子女是否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作为主要判断标准。
当成年子女因重度残疾、精神疾病或重大事故丧失劳动能力时,父母仍需履行抚养义务。这类情况需提供医疗鉴定等法律文件证明其无独立生活能力,法院才会判决父母支付必要生活费。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费支出存在争议。部分地区法院支持在读大学生合理范围内的学费诉求,但该判决非全国统一标准。父母自愿支付子女大学费用属于道德支持,非法律强制义务。
父母自愿给予子女的经济帮助属于赠与行为,受民法典合同编规范。若父母明确表示款项为借款,子女需按约定偿还。实践中需注意保留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材料。
法律特别规定子女对老年父母的赡养义务。当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时,子女需支付赡养费。这与子女向父母索要钱财属于完全不同的法律关系,不可混为一谈。
建议家庭成员通过协商解决经济问题,建立健康的财务边界。成年子女应培养独立意识,通过就业、理财等方式实现经济自主。父母可适当支持子女购房、创业等重大开支,但需注意保留书面协议避免纠纷。遇到特殊法律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性建议,同时注意收集医疗证明、银行流水等关键证据。家庭关系维护需要法律规范与情感沟通的双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