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部出现火疙瘩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或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处理方法包括局部清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疙瘩。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每日涂抹2-3次。严重时可口服头孢类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促进炎症消退。
皮脂腺堵塞导致囊肿形成,继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初期可热敷促进吸收,外用鱼石脂软膏拔脓。若囊肿较大或反复发作,需手术切除,包括传统切开引流、激光消融或微创穿刺抽吸。
疱疹病毒引发簇集性水疱伴灼痛感。确诊需做病毒检测,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喷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发作期间避免性生活,保持内裤透气棉质。
接触卫生巾、洗涤剂等过敏原可能导致丘疹样疙瘩。立即停用可疑产品,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记录过敏史,选择无香精的护理产品。
念珠菌感染或软下疳等性传播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需通过分泌物检测确诊,针对性使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或注射大观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
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增加酸奶、蔓越莓等调节菌群。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肿大、溃烂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恶性病变。经期勤换卫生巾,避免久坐潮湿环境诱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