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排卵,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规律撤退性出血,但月经模式会改变。
短效避孕药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阻止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在药物控制下变薄,停药期出现的出血属于激素撤退性反应,并非真正月经。典型用药方案为21天活性药片+7天安慰剂,撤退性出血多发生在停药间隔期。
规律服药者80%会出现周期性子宫出血,但血量通常少于正常月经。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点滴出血或突破性出血,尤其在服药初期3个月内。这种出血与子宫内膜适应性反应相关,持续用药后多数会逐渐规律。
连续3个月无撤退性出血需排除妊娠,必要时进行血HCG检测。长期服药可能造成子宫内膜过度抑制,导致月经量持续减少。突然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超过10天,需警惕子宫器质性疾病或药物配伍禁忌。
对于出血紊乱者,可换用含30-35μg雌激素的配方。地诺孕素片等纯孕激素制剂适用于对雌激素敏感人群。新型24+4给药模式的药物能缩短无激素间隔期,减少出血波动。
每日固定时间服药误差不超过3小时,漏服需按说明书补服。服用抗生素、抗癫痫药物可能降低药效。吸烟者35岁以上需评估血栓风险,建议改用屏障避孕法。
日常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缓解激素代谢压力。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服药期间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乳腺超声和肝肾功能检查,长期使用者需监测骨密度变化。出现严重头痛、胸痛或视觉异常应立即停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