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器部位出现疙瘩可能与毛囊炎、珍珠疹、尖锐湿疣、皮脂腺囊肿或过敏反应有关,需根据具体症状判断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细菌感染毛囊引发红肿疙瘩,常伴随疼痛或脓液。保持局部清洁,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时口服头孢类抗生素。避免抓挠,穿透气棉质内裤减少摩擦。
冠状沟周围出现白色小颗粒,属于良性生理变异。无需特殊治疗,激光或冷冻可去除,但可能复发。日常注意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
HPV病毒感染导致菜花状赘生物,具有传染性。采用鬼臼毒素酊局部涂抹,激光汽化或手术切除。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皮脂腺堵塞形成皮下硬结,可能继发感染。小囊肿可观察,合并感染时口服多西环素。手术完整切除囊壁是根治方法,术后保持伤口干燥。
安全套、洗涤剂等过敏引发红色丘疹伴瘙痒。停用致敏产品,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选择低敏材质内裤,洗涤时充分漂净。
日常建议增加冬瓜、绿豆等清热利湿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避免骑行等压迫生殖器的运动。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出现持续增大、溃烂或伴随发热的疙瘩,需及时就医排查梅毒、肿瘤等严重疾病。未确诊前禁止自行用药或挤压病灶,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