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房可能增加妇科病风险,主要与卫生习惯、免疫力、伴侣健康、避孕方式、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性生活前后清洁不足易导致细菌感染。女性尿道短且靠近阴道,同房时外源性病原体可能侵入尿道或阴道,引发尿道炎或阴道炎。建议双方同房前清洗外生殖器,避免肛交后立即转入阴道性行为,事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
频繁同房可能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阴道乳酸杆菌能抑制有害菌繁殖,但精液碱性环境可能中和阴道酸性屏障。可补充益生菌制剂,同房后使用pH4.0的乳酸凝胶恢复酸性环境,月经期避免同房。
男性包皮垢中的HPV、支原体等病原体可能引发宫颈炎。建议伴侣进行包皮环切术,定期进行HPV疫苗接种,使用避孕套能降低60%以上病原体传播风险。出现异常分泌物需双方共同治疗。
避孕药可能改变激素水平诱发霉菌性阴道炎,宫内节育器尾丝可能成为细菌上行通道。可交替使用避孕套、短效避孕药,放置节育器后定期复查,出现异常出血及时取出。
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更易感染。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糖原增加利于念珠菌繁殖,需监测血糖至空腹<6.1mmol/L。自身免疫病患者可局部应用免疫球蛋白制剂增强防御。
日常多摄入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增强免疫力,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出现外阴瘙痒、异常出血或持续腹痛需24小时内就诊,性活跃女性建议每年进行TCT+HPV联合筛查。伴侣同治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治疗结束后复查三次阴性方视为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