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并发症通常包括子宫穿孔、感染、异常出血、节育器脱落或嵌顿,但不包括卵巢囊肿。
子宫穿孔多因放置操作不当或子宫位置异常导致。轻微穿孔可观察保守治疗,严重者需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修复。术后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缓解。
细菌上行感染引发盆腔炎,常见于放置后2-3周。表现为发热、下腹痛,需及时口服多西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反复感染者需取出节育器,并行阴道冲洗护理。
节育器刺激子宫内膜导致经量增多或点滴出血。可短期服用氨甲环酸止血,配合益母草胶囊调理。持续超过3个月需超声检查,必要时更换激素型节育器。
子宫收缩或型号不符易致脱落,多发于放置后半年内。月经干净后需重新放置,选择固定式节育器如吉妮环。放置后1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
长期未更换可能导致节育器部分嵌入肌层。通过宫腔镜取出,深度嵌顿需在超声引导下操作。术后服用雌孕激素促进内膜修复,3个月后复查。
使用宫内节育器期间建议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预防贫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盆腔血液循环,经期改用卫生棉条减少感染风险。放置后第1、3、6个月需复查超声,5-10年及时更换,绝经后1年内必须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