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不建议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或加重经期症状。
经期宫颈口微开,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同房易将细菌带入生殖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可能引发盆腔炎或阴道炎。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头孢类广谱抗生素适用于急性炎症,严重者需静脉给药。
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子宫收缩,同房可能加剧痛经。部分女性会出现性交后腰骶部酸痛,与盆腔充血有关。缓解方法包括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或进行温和的骨盆底肌放松训练。
性行为时子宫收缩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临床数据显示约1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经期同房史。预防需避免经期剧烈运动,确诊后可采用激素疗法或腹腔镜手术。
经期激素波动可能影响性欲,部分女性会产生排斥感。伴侣压力或错误认知可能导致强迫行为,建议通过沟通建立共识。心理咨询可改善性观念,认知行为疗法对性焦虑效果显著。
经期同房仍存在意外妊娠可能,尤其周期不规律者排卵期可能提前。安全套能降低感染风险但非绝对保险,短效避孕药需按周期服用,紧急避孕药对经期使用效果有限。
经期护理需注重营养补充,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瑜伽拉伸,保持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就诊,妇科超声和分泌物检查能明确病因。建立规律的月经记录有助于掌握生理周期变化,必要时可咨询妇科医生进行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