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紊乱,常见影响包括经期提前或延迟、经量变化及不规则出血。
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通过高剂量孕激素抑制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这种激素骤升骤降会打破原有内分泌平衡,导致子宫内膜脱落时间改变。部分女性服药后3-7天可能出现撤退性出血,误以为是月经,实际属于药物反应。若月经延迟超过1周,建议验孕排除避孕失败。
约30%使用者会出现月经提前或延后,通常1-2个周期内自行恢复。药物使黄体期缩短时,月经可能提前;抑制排卵较彻底时,则可能延迟。记录基础体温或使用月经周期APP有助于追踪恢复情况。连续3个月未恢复正常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潜在问题。
子宫内膜受药物影响可能出现变薄或异常增厚,表现为经量明显减少或增多。经血呈褐色、持续时间超过10天时,需警惕黄体功能不足。可服用益母草颗粒调节,必要时进行激素六项检查。避免短期内重复服药,每年使用不超过3次。
药物撤退后部分女性会出现点滴出血,属于子宫内膜局部剥脱现象。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护垫即可,通常2-3天自止。伴随腹痛或出血量大于月经时,需超声检查排除宫外孕。服用维生素K或新鲜绿叶蔬菜有助于凝血功能恢复。
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暂时性卵巢功能抑制,表现为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建议间隔3个月以上再使用,日常可补充维生素E和辅酶Q10养护卵巢。出现持续闭经需检测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饮食上多摄入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避免生冷刺激;适度进行瑜伽或快走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观察2-3个月经周期未恢复需妇科就诊。紧急避孕药作为事后补救措施,不宜替代常规避孕方式,正确使用短效避孕药或避孕套对月经影响更小。服药后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等需立即就医。